2016年7月6日星期三

佛山磁磚廠家倒閉執笠的8個原因

上網買磁磚,上網買傢俬,就上金銀倉

今年以來,瓷磚市場在經歷了上半年短暫的火熱銷售後,下半年漸漸顯疲態,儘管淄博產區在環保的壓力之下限停產,但其他產區鮮有停產消息配合,說明瓷磚產能在供給側方面壓力仍然是巨大的。
2015年下半年的瓷磚市場,不可謂不驚心動魄,8-9月份的陶企倒閉潮讓很多人記憶猶新,破產、倒閉、跑路門更是鬧的"滿城風雨",人心惶惶。好在臨近年底房地產在國家宏觀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有些企業有驚無險的度過了危機。但在進入了2016下半年的魔芋時刻後,近日又有多家媒體爆出佛山、江西、幾家規模以上陶瓷企業,因各種因素被迫停產、倒下的消息。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分析一下去年以來倒閉的陶瓷企業,我們不難看出其中都有或多或少的一些共性:
1資金鏈斷裂
很多陶企倒下都是因為這個:資金回流困難。
現金流是陶企經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比利潤更重要。風險預測不足,資金把控不當,去年有些陶企,在對外經營進貨、出貨比較正常的情況下,內部財務突然出現難以為繼,雖然還有資產,還有庫存產品,一旦資金鏈斷裂,各供應商聞風而來,一時半會疏導不了,到頭來只能宣佈破產。

2產品積壓爆倉
以為只要生產出瓷磚來,就能賣出去。
當下瓷磚行業發展趨勢與2014年以前也是大大不同了,眯著眼就能掙錢的輝煌時代可以說很難再現了。
瓷磚生產企業有一個很要命的技術特徵,只要窯爐生產線點火,中間不能輕易熄火。一旦停產在重新點火,代價非常高,成本高達幾十萬甚至百萬以上。更要命的是,如果某家企業停產,而競爭對手不停產的話,那就意味著市場份額的丟失和分流。
另一方面,瓷磚產品都是訂單式按需定制的,一旦行情不好出現滯銷,帶來的結果是企業需要承擔巨大的採購、倉儲、庫存等成本。在市場環境好的時候,產品供需兩旺,矛盾顯露的並不突出,但市場環境稍微變差,這一模式的盲目性就暴露了。
供應鏈還在組織生產,倉儲庫存成本快速累積,資金鏈不斷枯竭,而前端消費需求急劇下降,只能眼瞅著爆倉而束手無策,最終壓垮了整個企業。

3管理不善
主要體現在監督不到位上面,幹過陶瓷廠的都知道陶企的灰色地帶,在各個環節上的的吃、拿、卡、要、送等問題十分突出,哪怕是利潤在高也會被這些企業蛀蟲掏空。再加上部門崗位職能、職責定位不清晰甚至不作為,很容易造成企業內部出現推諉扯皮、避重就輕、管理內耗和執行力低下等問題,業內人士都應該都知道,近年來不少陶企生產線已經裁掉不少工人和一些管理人員,減員而不增效更容易挫傷管理者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大量的實踐證明,如果沒有工作過程的監督和結果的評估考核,是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和目標的。很多人都喜歡“走捷徑”和“找藉口”而忽略了企業的利益高於一切的道理。管理不善導致的產品生產成本太高、大環境導致產品利潤太低,除了倒閉沒有第二條路。
4產品、品牌無特色
成也拿來主義,敗也拿來主義。
常年不在產品技術研發上投入,總是什麼磚暢銷就拿來模仿抄襲,對自己的產品風險處於衰退期不能及時察覺,更別提轉型了,瓷磚市場講究的是性價比和優勝劣汰。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往往是前有封堵,後有追兵,企業效益越來越差,技術研發人員就會越來越少,產品沒有特色,品質不穩定,銷售管道變少,從而導致經銷商利潤空間減小,很多經銷商對廠家信心不足,最終選擇放棄。多重擠壓迫使這些廠家不得不退出陶瓷行業。
5固守老本,不求思變
這幾年,陶瓷行業部分企業處於擴張期,當企業處於高速增長時,就會喪失對市場的基本判斷,對消費需求的新變化表現出來的是無知甚至漠視,未能順應趨勢及時調整產品和行銷策略。
尤其是網路資訊的滯後,傳統瓷磚建材市場、賣場的銷售管道、專賣店的客源正在被互聯網逐步分流,一個業務員代理多家企業的瓷磚去賣,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一方面是企業在資訊管道建設及管理的嚴重滯後,另外一方面在行銷上又未能順應瓷磚年輕一代消費人群從線下到線上的遷移。眼看著市場份額逐年萎縮被蠶食,戰略決策缺乏遠見與市場運營嚴重背離帶來的巨大衝突就是瓷磚產品嚴重積壓。
6環保壓力強制關停
一來不捨得在環保投入,二來投入了也未必有回報。
新環保法的實施和嚴厲的去產能執法,多個陶瓷產區的企業因環保以及安全事故而落馬,讓越來越多的陶瓷人感受到這個行業不確定因素太多了,一旦政策做出不利於企業的計畫安排,造成的後果就是企業被動的關停,淄博產區限停產的反反復複,說明陶企不僅需要打鐵還需自身硬。
7誠信危機
習慣性信用缺失主要體現在原料供應結算,產品售前、售後服務等方面,是近年來陶瓷行業的“倒閉潮”重要因素之一,也折射出了高速發展的陶企在企業文化建設及管理、行銷網路、運營內功方面的脆弱。
管理不善只是導致倒閉的原因之一,而一家公司的誠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家公司沒有了誠信,那麼它的品牌在未來激烈競爭的市場競爭中的存活率是非常渺小的。
由於企業缺少誠信,就會不自覺的處處違法,毛病諸多授人以柄。一旦東窗事發,要麼委曲求全,息事寧人,要麼被人堵門,要麼被人到處告狀,此起彼伏,結果三告兩告就被告垮臺了。
8只靠“價格戰”
某些企業幾乎都把前面七點都做足了,居然還沒有倒下,可能就靠著第八點了:低價競爭,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只不過看樣子也折騰不了多久了。
這些年來,瓷磚行業規模以上的生產線的開工和停工成本都是非常巨大,加上近年來市場的的不景氣,多數企業的現金流都會顯得有那麼點捉襟見肘,大家對同行之間打價格戰都是心知肚明非常厭惡而又苦不堪言,因為價格戰不僅僅是損害了彼此的利益,還有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得不償失。
幾經折騰,我們還是發現,現在市場上銷量最差的花色,基本還是價格最低的瓷磚。價格低的產品,客戶下意識的反應就會認為品質沒有保障,不安全,這個公司不可靠,反而不敢進貨;而在惡性競爭下現在有些廠瓷磚出廠價已經觸底了,長此以往,誰還能經得起長期無利經營?
面對瓷磚產能過剩,低價不應再是常規競爭手段。大家要的是利潤,而不是低價。



  結束語
最近幾年,統計資料顯示固定資產投資及房地產投資快速回落,意味著當前房地產行業及基礎建設行業仍然不景氣,作為下游的陶瓷行業,和房地產的走勢即使滯後點但也不會偏離太多,未來利潤平穩低增長,銷量低增長或將成為新常態。
事實上,今年陶瓷產業去產能阻力重重的背後折射出經濟學上著名的“囚徒困境”理論:儘管幾乎所有瓷磚企業都明白只有一起去產能才能救這個行業,但很多時候企業都希望別人先減產,自己則是堅持到最後的那一家。這點也從鋼鐵行業去產能中發現倪端,國家一直要求鐵腕治理減少鋼鐵產能。效果嘛,和調控房價差不多,越調控越上漲,越限制產能,這產能似乎仍在蹭蹭的往上竄。
巨大的產能,就註定會有一個巨大的戰場,瓷磚行業不經歷一次大的洗牌、衝擊甚至決戰,是難言春天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搜尋我的整個博客和主網站